校园要闻
校园要闻

学校将实施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小语种培养模式

来源: 管理学院 时间: 2015-11-13

  11月13日上午,在学校主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专业+英语+小语种培养模式专题会”,审查通过管理学院提交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小语种(韩语、俄语、日语)培养模式方案”,确定从下学期开始正式实施。校长叶曲炜、副校长韩毓洁、教务处处长原松梅以及相关分院院长出席会议。

  专业+英语+小语种培养模式基于校长叶曲炜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一点思考”中提出的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是管理学院按照学校部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建设,办出特色、形成亮点的一种尝试,将以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逐步实施双语教学,并为举办国际班创造条件,走服务区域、国际化、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

  会上,管理学院围绕问卷调查、社会需求、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实施计划等问题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做了详细的汇报。

  校长叶曲炜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强调实施“专业+英语+小语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充分肯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小语种(韩语、俄语、日语)培养模式方案”的可行性,认为新型培养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竞争力,而管理学院较好地落实了学校的相关部署。叶校长还就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首先,小语种作为语言课程应该实行不间断教学,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其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配合,而不拘泥于理论学习;此外,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英语+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落实中要注意压缩课时,以免增加学生的课时负担,还要适当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加强应用型课程的学习。最后,副校长韩毓洁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落实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8 09: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