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媒学院

“箔彩珐琅·匠心授艺”非遗传承视角下烧箔技艺与掐丝珐琅实践教学

来源: 哈尔滨广厦学院 时间: 2025-06-19

  2025年6月18日,在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的支持下,一场主题为“箔彩珐琅·匠心授艺”烧箔技艺与掐丝珐琅的民间装饰艺术实践教学课,在C教学楼105室火热展开。传统文化非遗工坊主理人王佳老师亲临授课,带领24级视觉传达设计4班全体同学,沉浸式触摸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课堂上,王老师首先揭开了千年烧箔画的神秘面纱。这门可追溯至唐代、兴盛于明清的古老技艺,以金箔、银箔为画笔,通过“画、涂、贴、扫”的精妙步骤,在硫磺与温度的魔法作用下,幻化出独一无二的绚丽色彩。作为国家级非遗,烧箔画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更常与民间信仰、庆典祭祀相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随后,同学们又将目光聚焦于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它脱胎于传统景泰蓝工艺,巧妙融合掐丝与点蓝精髓,创新性地呈现于平面之上。无需制胚、烧制和打磨的繁复工序,却依然保留了景泰蓝工艺的精美、色彩的艳丽与气韵的辉煌,堪称艺术美学的璀璨结晶。

  在王佳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从拓印图案起步,亲手实践,将创意融入每一道工序。填涂金箔、色彩搭配、构图构思……指尖流转间,大家深刻体会到,这不仅是技艺的习得,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匠心对话。现场诞生的数十件作品风格迥异,既有对传统的虔诚致敬,也闪耀着年轻一代的创新火花。

  本次“非遗进课堂”活动,成功架起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视觉设计的桥梁。无论是烧箔技艺的“火中求色”,还是景泰蓝掐丝画的“丝间填彩”,每一步都承载着历史的温度,而创新,正是让古老技艺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同学们在图案与金箔的交错、色彩与线条的碰撞中,不仅领悟了匠人精神的执着坚守,更切身感受到了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深远意义。


  文稿作者|崔子林

  图片拍摄|崔子林

  图文审核|林学伟、吴爱群、贺启金

  责任编辑|艺术与传媒学院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25 17: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