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媒学院

《渲染技法与后期处理》环境设计重点课程教学建设

来源: 艺术与传媒学院 时间: 2019-09-12

  《渲染技法与后期处理》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主要学习三个效果图制作软件3DSMAX、VRAY、PHOTOSGOP,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三维效果图的制作技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三维效果图的设计制作与后期处理,从而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迅速参与实际工作,成为具有一定设计表现能力的室内设计师、效果图制作人员。

  本课程充分体现在根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真正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理论、实践、实训等关键环节。

  理论教学上采用实例引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思想;实践教学中,结合项目教学在具体实例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使实践技能取得质的提高。

  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使学生掌握效果图制作的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为深入学习本专业相关设计课程做好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3DSMAX的基础知识,熟练操作3DSMAX的各类工具,能够较独立的运用3DSMAX、VRAY渲染器进行室内外效果图模型、材质、渲染的制作,对渲染效果图使用PHOTOSGOP软件进行后期编辑与处理。这三个重要的软件是成为独立设计师必须要灵活掌握的实践技能,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岗位需求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3DSMAX与VRAY基础知识,包括三维物体的建模方法、渲染技术,室内、室外效果图制作的能力;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使学生掌握效果图制作的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做好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素质目标: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良好的学分,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识与能力、设计与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上,采用微课录制实践操作知识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上解决实际操作问题,课后加强练习的学习三位一体化,让学生想学习的时候有人交,想练习的时候有参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效果。

  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建设更加完善、系统的教学文件体系,文件内容包括:教学提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教案、讲稿、微课视频课件等。

  该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软件的学习,内容设置上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3DSMAX软件基础操作与实践;第二部分:VRAY渲染插件应用与实践;第三部分:PHOTOSGOP效果图后期处理与制作。

  课程实施的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进行案例教学,大量采用案例法,将教授的实例进行解剖分析,避免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风格设计作品,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

  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考核标准。具体项目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平时过程考核(包括小作业、课堂演练、课堂参与等)、综合大作业、期末随堂测试等。

  在学习效果上,熟悉室内、室外效果图制作的流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作效果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深入挖掘这些工具背后隐藏的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将教师的从业经验及技巧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理念,并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8 09: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