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携手践学途 数据赋能启新程

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深度衔接,11月7日,哈尔滨广厦学院信息学院(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组织该专业学生赴黑龙江行通数科热力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通数科热力集团”)开展认识实习活动。本次实习以“认知行业、了解岗位、夯实基础”为目标,搭建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企业的实践桥梁,开启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数据探索之旅”。
校企联动:搭建实践育人新平台

实习活动启动前,哈尔滨广厦学院与行通数科热力集团围绕“如何让学生更精准地了解大数据在热力运营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沟通。行通数科热力集团作为黑龙江省热力运营管理领域的重点企业,近年来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热力调度优化、能耗监测分析、用户服务升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业务场景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
校方负责人表示,认识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此次选择与行通数科热力集团合作,正是看中企业在“数据 + 热力运营”领域的行业优势,希望通过企业真实的业务场景,让学生跳出课本,直观感受大数据技术如何为传统热力行业赋能,提前建立对专业岗位的认知,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规划明确方向。行通数科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对广厦学院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承诺将结合企业实际业务,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实习体验,让大家真正“看得见、听得到、学得到”。
沉浸式实践:
解锁大数据在热力行业的应用密码
实习期间,行通数科热力集团的技术骨干与业务负责人组成“实习导师团”,通过“理论讲解 + 现场观摩 + 案例分析”的形式,为学生们带来了生动的“行业第一课”。

在理论讲解环节,企业导师围绕“热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大数据在热力调度中的应用逻辑”“用户用热数据监测与分析方法”等主题展开分享。从“如何通过数据模型预测区域热负荷,实现精准供暖”,到“如何通过用户用热数据识别异常情况,提升服务效率”,导师们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案例,将抽象的大数据技术原理转化为具体的业务解决方案,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数据如何成为热力运营的智慧大脑”。

随后,学生们走进企业的热力运营监控中心,现场观摩大数据平台的实际运作。在监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的区域供热量、管网压力、用户室温等数据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不同区域的供暖状态、能耗情况清晰呈现。企业导师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数据筛选定位某一小区的供暖异常”“如何结合历史数据调整次日的供暖策略”,学生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积极提问,围绕“数据采集的源头有哪些”“数据误差如何校准”“模型迭代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与导师深入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外,学生们还参观了企业的数据处理机房,了解了数据存储、传输、安全防护的全流程,对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中的实际落地场景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实习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2024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孙健成同学说:“以前在课堂上学的大数据技术,总觉得离实际应用很遥远,这次在企业看到数据真的能帮助热力公司精准供暖、降低能耗,才明白专业的价值所在。”
此次哈尔滨广厦学院与行通数科热力集团的实习合作,既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校企携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益探索。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在课程共建、项目合作、人才输送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与热力行业的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