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清风拂动青春之志,哈尔滨广厦学院信息学院的学子们暂别课堂,接过实践的接力棒。用真诚点亮角落,以坚持书写成长。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青春与责任的邂逅,见证志愿者们用付出描绘的动人画卷。
讲解传史,温情筑桥
志愿者似纽带轻牵,串联起尘封的过往与鲜活的当下。他们的每一次讲解,都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一场博物馆志愿活动,让我们真切触摸到这份传承的价值与分量,感受奉献的温度。
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陈雨同学参与了江苏省盐城市博物馆的志愿活动。她在盐城市博物馆做志愿讲解,提前熟习文物信息后,为游客介绍展厅主题与重点文物,解答疑问,也提醒规则、指引路线。从为三口之家讲盐铲背后的"煮海为盐"史,到给初中生讲湿地候鸟,再到听老人忆父辈抗战故事,她深感自己是时空摆渡人,用讲述架起古今桥梁,传承历史温度。
拂尘拾净,书香渐浓
带着志愿服务的热忱踏入图书馆,扫帚与抹布成了伙伴。本以为是寻常清扫,却在拂去尘埃时,为知识的殿堂拂开蒙尘,让书香更清润。
24级通信工程1班的沈佳鑫同学参与了打扫河北省秦皇岛市图书馆卫生的志愿活动。在图书馆打扫,原以为简单,实则处处藏细节,踮脚擦书架顶层积灰,用小刷子扫缝隙纸屑。阳光照见漂浮的尘埃,才知整洁背后藏着用心。阿姨一句“看书都舒心多了”,让志愿者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两小时打扫,像与时光对话,也懂了志愿服务藏在细碎里——微小坚持,能让世界多份整洁与安宁。
社区微光,暖邻同行
志愿服务是浸润社区的暖流,周末信息学院学子走进肇东市朝阳社区,清扫角落垃圾、铲除楼道广告,帮独居老人代交电费、挂号,于细碎里播撒温情,让邻里间的暖意悄然生长。
24级电子商务1班王瑶同学参与了黑龙江省绥化市朝阳社区的志愿活动。她在参与志愿服务时踏实肯干,不管是清理小区垃圾、铲除楼道小广告,还是草丛杂物、顽固贴纸都耐心处理,两小时后环境清爽不少。还帮独居老人代交电费、用手机挂号,老人连说“真是帮了大忙”,也为居民解答政策疑问。居民的感谢让她懂了,小事里藏着责任,行动就是改变的开始。
END
“三下乡”脚步从未停息,信息学院学子带着实践中积攒的热忱,将知识化为本领,在基层播撒知识、传递温暖,让志愿微光汇聚成照亮大地的星河,以初心与行动续写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