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业实习走进哈工大航天馆Ⅲ:电气新生闪耀电气实践之星
为贯彻新工科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在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的支持下,信息学院24电气1班学生走进哈工大航天馆开展专业实习教学。“场馆里的专业实习课”通过“场馆即课堂、展品即教具”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外化的双向赋能。
24电气1班副班长石舒畅:走进哈工大航天馆,就像踏入了中国航天的时光隧道。馆内,东方红一号模型高挂,诉说着开拓的艰辛;返回舱实物静静陈列,展现航天人的无畏。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图、设计手稿,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参观结束,我内心满是震撼与自豪。震撼于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自豪于中国航天如今的辉煌成就。它更让我明白,航天梦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付出。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的启蒙,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励我在学习生活中勇攀高峰。
24电气1班学习委员德雨欣:身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参观哈工大航天馆令我收获颇丰。一踏入馆内,那些珍贵的航天展品和详实的资料,瞬间将我带入航天探索的奇妙世界。近距离观察航天器模型,我深刻感受到航天人攻克重重技术难题的艰辛。这次参观极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激励我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未来投身航天事业,为国家航天发展添砖加瓦。
24电气1班杨帅:参观哈工大航天馆,给我的专业实习带来了极为震撼且深刻的体验。踏入馆内,仿佛步入航天历史的长河,从早期探索模型到现代先进航天器,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看到那些精密仪器与珍贵资料,我对航天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理论。此次参观也极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航天人勇于创新、严谨务实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明确了未来学习方向,立志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4电气1班崔红艳:踏入馆内,各类珍贵的航天器模型和详实的资料,瞬间将我拉进波澜壮阔的航天发展史。在工作人员讲解下,我了解到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对航天器的构造、原理有了更透彻认识。这次实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更让航天精神深深扎根心中,激励我在专业学习道路上砥砺前行,追逐梦想。
24电气1班符雅冰:踏入哈工大航天馆,仿佛开启一场星际穿越,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都在诉说着航天事业的不易。“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这里传承,我被航天人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深深触动。馆内的航天器模型和实物展品,展示着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这次参观,让我对航天事业充满向往,我也将带着这份对航天的热爱,在自己的领域努力前行,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24电气1班杨涵博:走进哈工大航天馆,就像打开了一本立体的航天史书。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火箭、卫星模型,它们静静伫立,却仿佛在诉说着中国航天一步步走向辉煌的艰辛历程。在这里,我了解到众多航天前辈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故事。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跨越。参观过程中,最令我震撼的是航天工作者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一枚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一颗颗卫星的精准入轨,背后是无数次的计算、测试和优化。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伟大成就的取得都绝非偶然,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这次参观哈工大航天馆,不仅让我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种子。我将以航天工作者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24电气1班井瑞: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我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航天探索之旅。馆内珍贵的史料、逼真的模型、详实的图文,生动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也呈现了哈工大在其中的卓越贡献。漫步馆中,看到那些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航天设备,我对科研工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突破重重技术封锁,让中国航天一次次闪耀苍穹。这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这次参观,激发了我对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更让我深刻领悟到航天精神的内涵。它将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追求梦想,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克服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电气新生们在充满科技氛围的航天馆中,进一步巩固了对电气专业的理解,感受到了学科交叉的魅力。未来信息学院将持续拓宽实习实训平台,优化实践教学布局,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黑龙江省现代产业需求,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