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院

秋分|平分秋色,顺时养生

来源: 哈尔滨广厦学院 时间: 2025-09-23

  金气秋分寒暑相宜,天高云淡丹桂飘香。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交节。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气温也随之逐步下降,标志着秋意正浓。

  秋分的起源与古代天文历法密切相关。古人通过观测太阳运行轨迹发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恰好直射赤道,昼夜时间均等,“分”即“平分”之意,既平分昼夜,也平分秋季——按农历划分,秋分处于秋季正中,将秋季一分为二。这一节气的确定,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是古人安排农事、指导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

  秋分要注意保暖防凉:秋分后昼夜温差增大,“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需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腹部、脚部保暖,避免受凉引发感冒或肠胃不适;秋分要顺应“秋主收”的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帮助身体收敛阳气,养精蓄锐;秋季易使人产生“悲秋”情绪,可通过散步、赏秋等户外活动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抑郁;秋分应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跑、登山等,既能增强体质,又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耗损。

  秋分前后螃蟹性腺成熟,肉质肥美,是此时的时令珍馐,民间有“秋分食蟹忙”的说法;南方部分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多为野生苋菜,民间认为吃秋菜能清热利湿,寓意平安健康;不少地方有秋分“粘雀子嘴”的习俗,煮好的汤圆放在田边地头,寓意粘住雀子嘴,防止其破坏庄稼;秋分气候干燥,梨能生津润燥,百合可润肺止咳,二者既是水果也是食材,是此时润燥养生的佳品。

  秋分不仅标志着自然时序的重要转换,亦反映了古人在顺应天时、调养身心方面所蕴含的智慧。探究秋分的渊源,恪守养生的要点,品味应时佳肴,这样才能更深层次地体会秋天的风味,维护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5 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