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个节日由《国家安全法》设立,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安全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威胁。传统安全领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相互交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增强全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我国于201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决策。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保障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基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设立,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通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能够让广大公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安全如何多维度解读?
政治安全
: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维护政治安全,需要坚决防范和抵制各种外部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动,确保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运行。
军事安全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军事威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士完整。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是保障军事安全的关键。
国士安全
:涵盖领士、领海、领空的安全,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要加强边境管控,防范非法越境、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国土的安全和稳定。
什么是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意识是指公民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和总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法纪观念、敌情观念、保密观念、安全防范观念等。
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有哪些?
五大要素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五对关系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