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院

【植树节】树苗行行植,翠影处处栖

来源: 哈尔滨广厦学院 时间: 2025-03-12

  植树节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15年,当时政府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 ,旨在倡导国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这一举措是基于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深刻认知,希望借此唤起民众爱护树木、重视绿化的意识。后来到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植树造林等民生事业,以他的逝世纪念日作为植树节,意义深远,激励着后人传承植树护林的精神。

  从生态角度看,树木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它们如同绿色卫士,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缓温室效应。同时,树木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稳固土壤,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家园,维护生物多样性。从社会层面来说,植树活动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保行动,凝聚起爱护家园的合力,为构建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

  每到植树节,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学校里,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角落种下小树苗,孩子们亲手挖坑、栽种、浇水,在实践中学习植树知识,感受劳动乐趣,从小树立环保理念。社区组织居民参与植树,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居住环境增添绿色生机。一些企业也会组织员工参与公益植树,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企业的环保担当,形成全民参与植树的良好氛围。

  植树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责任与传承。我们在这一天种下的每一棵树苗,都是对未来许下的美好承诺。让我们将植树节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持续关注树木的成长,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从自己做起,带动身边人,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护绿行动,让绿色覆盖大地,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共同延续这绿色的希望,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25 17: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