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红利进一步释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数字服务的创新催生了大量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势而谋,改革创新,于2024年6月13日下午在主楼0423教室组织召开了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教育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战略,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市场需求,对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创新。
本次论证会邀请到辽宁省经济贸易类本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姜文学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张金萍教授、黑龙江俄速通集智科技有限公司都宪宇总经理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焦方义教授 。
哈尔滨广厦学院校长助理、财经学院院长王静、财经学院教学副院长张执国、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王鹏及国贸教研室全体老师。
01
会议进程
会议开始,教研室主任王鹏对莅临指导的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为大家一直以来对国贸专业的发展所给予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强调了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借助各位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助力哈尔滨广厦学院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4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王鹏全面而细致地汇报,详细阐述了专业背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以及毕业要求等内容,同时指出了当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就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选修课程的开设方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等内容与专家展开了研讨。
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经济贸易类本科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现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曾任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姜文学教授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4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发言。指出:哈尔滨广厦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培目前的总体设计较合理,并且论证过程较严谨,比较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议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关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或冲突,理论课和实训课应该同时开设,以解决学生实践和理论学习的矛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国际商务学科带头人张金萍教授提出应当根据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结合自己专业特色完善核心课程优势和建设专业特色,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建议将培养目标、规格和毕业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课程支撑,同时考虑开设第二外语和通识性知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一步增加体现时代性的内容表述,尤其是加强对俄贸易等相关内容,进一步突出各专业类别的区分度,更好地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北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理论经济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数量与技术经济学会会长焦方义教授补充说应通过专业特色来提升培养方案,包括贸易合作的专业性结合、跨境电商的边贸特色、自贸区的提升标准、与黑龙江定位的契合,以及课程体系的结构先后顺序和逻辑性。同时,也强调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需要更多体现在培养方案中。
黑龙江俄速通集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都宪宇建议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包括开设跨境电商概论课程,介绍基础知识和平台操作,再开设岗位类课程如数字营销和市场调查与预测,有助于分析跨境电商市场。建议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改为环境电商法,并开设真实运营课程,帮助学生未来就业。
02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王静院长和张执国院长再次对与会专家表达感谢,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将认真吸纳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次专业论证会的顺利召开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指引了正确方向,强调了加强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认真梳理整合专家论证意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着力打造具有广厦特色的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院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