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更是一个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节气。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丰收的季节。在过去,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谚语云: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立冬之日,中原地区开始冰冻,这时最低气温已经低于0℃,水开使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寒冬的明显特征。
/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冬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寒气愈冽,冷气侵袭,早晚温差巨大,地面开始上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冬天一到,野鸡蛰伏了,而蜃类会大量繁殖。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立冬民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立冬”这个日子,也留下许多历史风俗和文化。
酿黄酒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在立冬时节酿黄酒成为一些地区的传统习俗。
吃生葱
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立冬时节吃生葱的习俗,葱具有发散风寒、通阳发汗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和感冒。
吃饺子
立冬的含义是秋冬季节之交,而饺子谐音“交子”,因此吃饺子成为立冬时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并且在中国人们认为吃饺子可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节不居,万物有序;冬是贮藏,也是企盼;冬是蛰伏,也是希望。在一岁一枯荣的物候变化里包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每一个季节的更替,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立冬,让我们告别了秋的繁华,迎来了冬的宁静,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安放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