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是一部大型情景体验剧,它位于山西省平遥县,是当地的特色演出,它突破了传统的室内演出形式,没有舞台,观众边走边看,不仅可以融入表演中,还可与演员进行互动。当我沉浸于《又见平遥》的情境体验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亲历了一场关于忠诚、牺牲与传承的悲壮史诗。然而,在这场宏大的历史叙事里,最触动我心弦的,莫过于那令人五味杂陈的“选妻”情节,以及它所映射出的平遥古城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深厚的落叶归根文化。
《又见平遥》以清朝末年平遥古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震撼的视觉效果,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关于血脉延续与人性光辉的动人故事。剧中,票号东家赵易硕为救回王家独子,不惜倾家荡产,甚至亲自带队动员全城镖师前去沙俄保回王家最后一条血脉,而因东家赵易硕是家中独子,便开始选妻留下血脉。这一情节,既是对封建时代婚姻制度的一种真实再现,也是对人性中那份对家族责任的执着与坚守的深刻诠释。
剧中“选妻”的情节,是最让我触动的一幕。在“选妻”的过程中,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封建礼教下女性的无奈与悲哀。女性在这里,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被赋予了“传宗接代”的工具性角色。她们被挑选的标准,基于的是对身体的严苛要求,而非内心的情感与智慧。在对女性身体标准的一声声中选中,将她们的全身以三寸金莲的脚到不施脂粉如朝霞映雪的相面作为选妻标准。这种对女性的物化,不仅是对个体尊严的侵犯,更是对人性价值的扭曲。它让我开始反思,即便是在追求血脉延续的伟大壮举中,我们是否也应给予每个生命应有的尊重与自由呢?
与此同时,《又见平遥》所展现的落叶归根文化,更是触动了在我内心深处对于家园、家族与归属感的思考。剧中,无论是赵易硕的慷慨赴死,还是镖师们的英勇牺牲,都源自于对家族血脉的深切依恋,对“落叶归根”这一传统理念的坚定的践行。这种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乡士、对家族深厚情感的体现,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有一个地方,叫做“家”。
但落叶归根,不应只是血脉的延续,也更应是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家族繁荣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尊重每一个生命的选择与权利。正如剧中那些为了他人牺牲自我的角色。以刘家嫡女为例子,她被选中做赵易硕的妻子,单单只为留下赵家的后人;牺牲的众多镖师,他们的魂魄也回到了平遥古城。他们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的宝贵财富。
《又见平遥》不仅是一次视觉与情感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人性、责任与文化的深刻反思。它让我意识到,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我们也应勇于挑战那些束缚人性、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规陋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既保留住那份对家族、对乡士的深情厚谊,又能够拥抱更加开放、包容、尊重个体的未来。
文稿作者:张修茹
文稿审核:韩佳蕙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