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我们可能很难没有听过他的名号,在中国古代,能被赋予“子”这个尊称的,无疑不是在自己所探寻的道路上走了很远的一段距离的人,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哲学和文学的路途上,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之中蕴含着他的人生哲理,蕴含着他通往自由的道路。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庄子的生平,他原名庄周,字子修,战国时期宋国人,据司马迁记载他是和梁惠王、楚威王是同一时代的人。庄子一生的思想哲理在《庄子》这部书中可见一斑。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庄子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他想要追寻的是自己内心的自由之路,于是过着隐居的生活。楚威王很赏识他的才华,希望庄子可以成为国家的宰相,派人重金邀请他,可是庄子只是笑着对使者举了一个例子:祭祀用的牛,被喂养好几年,最后身上披着华美的绸缎,去往祭祀的太庙之中充当祭品,这时候的它幡然醒悟,想要成为,想要回到之前那头小牛的状态却已经是无法做到的事情了。
而庄子就只是想成为一个那只成为祭品之前的无忧无虑的小牛而已,如果答应了使者的话,虽然生活无忧,可是迈上宰相的高位,庄子所追寻的自由也就成为了过去式了。
那个时期的能人志士都在追寻的宰相之位,在庄子这里却比不上身处自由的快乐,他是一个与其他人走着相反道路的人,他就像是他所写的那只鲲。
他在《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于是现在根据庄子的论述,我们就经常用鲲来指很大的鱼。可是在《尔雅》这部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中,鲲的释义是鱼子,鱼子是什么,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就是鱼卵。庄子用一个表示鱼卵的极小的词来表示一条现实不会存在的、超越认知之外的无比巨大的鱼,这一时刻他就从文字本身跳脱出去了,与此同时他就变成了这条处在认知之外的鲲,这个时候的他显得无比的自由。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被条条框框所限制的社会中,好像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就只能是一个样子。我们看到一束花,那么它就只能是一束花,可是庄子就会说这是一个人,这是一只蝴蝶。
我们常常说诗人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他们从多种角度来看世界。他们对这个世界是始终充满好奇的。他们拿到一片叶子,可能会觉得这是他们的勇敢的勋章。如此来看,庄子也是一位诗人。
而这种突破常规的做法,就是庄子通往自由之路上的真实写照。
而他所写的鲲最后化为了鹏,它丢下了自己不知几万里的沉重的身躯,飞了起来,不顾地上的蜉蝣,直上九万里的高空逍遥。
这也就是庄子所贯彻的自由之路:丢下自己,然后继续上路。
图文编辑:宋晋恺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校审:廖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