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学习天天见 | 习近平的改革之“力”

来源: 校团委 时间: 2019-09-12

  导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继续高举改革旗帜,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以更大力度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

  关键时间、关键节点,习近平都站在改革第一线,以极大的力度攻坚克难,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将之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是“衣领子”“牛鼻子”。

  要适应、把握进而引领新常态,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由之路。

  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来自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优化供给结构,释放发展活力。

  几年来,我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方方面面的改革步步走向深入,有效促进了市场出清、供求关系改善和供给结构优化,不断打开束缚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激发出经济新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这一重大论断,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出部署,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报告中被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颇为引人瞩目。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

  中国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新奇迹。

  这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是中国更大力度扩大开放的切实举措。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中国向来行胜于言。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揭开开放新篇章;从沿海沿边开放,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努力拓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历经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与世界深度融通。

  正如习近平所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顺应潮流,拥抱世界,中国经济这片汪洋大海迸发出澎湃的动力。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15 09: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