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读书,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23日下午,哈尔滨广厦学院阅读推广月启动仪式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行,仪式由图书馆馆长宋斌主持。
副校长韩毓洁宣布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后,校长叶曲炜为全校师生做“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主题报告,他为同学们讲解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以及如何读书。叶校长用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向同学们诠释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大师之路,大师就在经典与名著之中。他指出每个人上课的时间所学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其取得成就的差异就在于课后时间,在图书馆读书学习还是在网吧挥洒汗水,所收获的必然是不同的。他强调读书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报告的最后叶校长提出,学校正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是基础,人性、人格、人才——三人成长是关键。叶校长希望同学们可以珍惜大学生活,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课余时间多读经典作品,不虚度青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修有所养、学有所长、活有所乐、做有所为的人。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与叶校长互动交流。管理学院崔添超同学提出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该如何选择。叶校长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电子书极为方便,不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纸质图书的厚重感与安全感是电子书籍无法取代的,对于经典名著,同学们可以选择纸质图书进行深度阅读。他还向同学们赠送了《霍金传》,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多走进图书馆进行阅读。
读书与上学无关,那是另一码事。读——在校园以外,书——在课本以外,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与现实利益无关。而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照亮人生黑暗,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即读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