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精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哈尔滨广厦学院第三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于7月30日上午拉开帷幕。截至目前,比赛已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此次大赛作为第四期干部培训中最精华的部分,由黑龙江工商学院团委书记张玉娜,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主管任佳伟,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全国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国权,哈尔滨广厦学院副校长龙和平、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赵云龙、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副主任韩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评委,学生工作处全体成员、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比赛。
大赛开始前,副校长龙和平指出:“辅导员是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全人教育的骨干力量。希望通过此次大赛,辅导员们能够发现自身工作上的亮点与不足,不断武装头脑、提升自我,成为学生工作队伍的佼佼者。”
随后,大赛正式开始。本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共设有九个环节:自我介绍与展示、基础知识和网文写作、班情熟知、国际化一堂课、工作实绩、主题班会、情景案例、谈心谈话、理论宣讲。其中,基础知识和网文写作环节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等。网文写作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网络素养。
在自我介绍与展示环节,信息学院张志鹏老师提到他选择辅导员工作的原因:“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收获。”管理学院王海老师表达了“向天再借五百年,来世还做辅导员”的宏伟志向。通识教育学院林茹楠老师说到:“十年的辅导员生涯虽然有苦,但苦中有乐,虽然艰辛但无怨无悔,因为从职业到事业,我们在成长我们在进步,我决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换来桃李满园。”财经学院孙海洋老师讲到:“明月照耀我们的窗,我们装饰了学生的梦。要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格局、有梦想的辅导员,要培养学生多维成长,做学生的雕琢工匠。”这番话引起了在场所有老师的共鸣,也获得了评委们的认可与赞许。
本次大赛最考验脑力的当属班情熟知环节。此环节分三部分进行:大海捞针,即随机抽取辅导员所带的3名学生,回答这3名学生的相关信息;鱼目混珠,即随机抽取参赛选手4名学生的照片,与其他参赛选手的学生照片进行混合排列,参赛选手依次从众多照片中挑出自己的学生,并回答每名学生的相关信息;描述定位,即随机抽取参赛选手3名学生,参赛选手根据随机给出的信息及要求提供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定位。
国际化一堂课环节主要以说课模式进行,围绕国际化教育工作拓展延伸,辅导员们通过各种方法、渠道自行制作PPT和教案。说课过程中,辅导员们充分发挥了创新精神,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展现了国际化的育人理念,展现出海外项目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带给大家一堂内容丰富、印象深刻、启迪心灵的国际化课程,也让在场的老师们开阔了国际视野,感受到了西方多元文化的璀璨光彩。
工作实绩环节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情景案例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应用各项法律、法规和教育学、心理学、生涯规划、事务管理等工作技能,对现实工作中发生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理论宣讲环节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的学习宣传阐释能力,以及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理论宣传阐释能力。
赛后,评委们对参赛老师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此次大赛,我看到广厦学院的辅导员们在工作中各有风格、各具特色,有理论型、艺术型、实践型、严谨型等。听到一些老师带领学生获得全省乃至全国比赛大奖时,我感到非常欣慰。所有工作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老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随后,评委们对辅导员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实用性建议: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有职业理念、育人理念;工作前要定位好自己要培养何种类型的学生;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展开自己的工作。
伴随着第三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各环节的持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不断将压力化为动力。